close

播種清明1候已遲,今將穀雨未翻鎡2。方虞先蟄(讀仄音)3驚響,何意愆陽澤靳施4。泣去鮒魚仍涸5,喚來.轉晴曦6。老夫豈是霑泥輩7,亦望甘霖慰怨咨8

當讀完此詩之後,可以明確知道清明、榖雨應是雨量充足的節氣,不該有旱象。此詩開門見

山道出原應春雨滋潤大地的時節,卻偏偏久旱不雨,導致農民無法翻土播種。使自己聯想到

之前新聞也播報台灣的各地區之水庫缺水,梅雨季的來臨可能會遲到七月份的時刻,卻出人意料

之外,梅雨的雨季一直來拜訪台灣,帶來了豐沛的雨水,解除了旱象,也因此得知水是每個人的生活

中不可或缺的東西,更應該珍惜水的來源.除此之外,在這整首詩裡又以「蟄雷」再度說明已到春天

降雨節氣,為何仍是一片乾旱?在詩的腹聯中先用「涸轍之鮒」的典故,呈現臺灣農民的苦旱已

十分嚴峻,急需雨水灌溉農作物;又用「鳴鳩喚雨」呼應前句,祈求早日降雨。作者鄭用錫年紀

甚大,雖然已經不問世事的煩瑣,但仍然還是關心農民的困境,苦民所苦,將農民的煩惱當成自己的煩惱,

也是發自內心地祈求雨季的降臨,並不會覺得與自己毫無關聯,此種情操可以端視鄭用錫的悲天憫人

的胸襟和美德,也足以稱讚!!在整首詩的裡面有的語詞自己感到有點生疏,如:鎡,音ㄗ,耒耜之屬,即

翻土所用的農具。愆,音ㄑㄧㄢ。愆陽,陽氣過盛,指冬天過度酷熱乾旱,是天候失常的現象。

涸,音ㄏㄜˊ,水乾竭。「涸轍之鮒」的典故。鮒魚處於乾涸的車轍軌跡中,實在沒有時間等待遙

遠的西江水來滋潤它,典出《莊子‧外物》。最末的第二句,霑泥輩:霑泥,即「霑泥絮」,柳絮

沾上塵泥即不再飛揚,比喻心境空靈寂靜,不為外物所動。此指超脫凡俗、置身事外之人。詩作

的意境也由許多農業時代的農具可以加以說明,引用鮒魚.鳩鳥兩種動物來說明,最末之二句詩表達

出作者所要述說的想法,且作者會用清明開門見山地道出詩的主題,使人可以閱讀詩作時,即可以

將上下句的詩作連貫起來,領會作者所真正要陳述的想法,詩中還有雨.雷等下雨的動作,來加強望雨

之重要性,使人讀此詩時,彷佛真的身臨其境,也走進作者所構思的情境,雖然詩作裡面有些許的字

不是常見到的,但也真的讀到作者的想法喔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ye1234s 的頭像
    bye1234s

    bye1234s的部落格

    bye1234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